你是在创新,还是在瞎搞?

熊彼得说:“没有创新,就没有利润。”

他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,是因为它能通过某些创新活动,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。那些完全没有创新,却依然活着的企业,它们赚的都不叫利润,而是社会付给它们微薄的管理者工资,并且是随时可以被替代的。

如今,“创新”已经跟“战略”一样,变成了一个模糊不清的词,指导着人们去干一些模糊不清的工作。最后失败了,再得出“创新风险太大”这类令人沮丧又不知该如何反驳的论调……

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?

结合最近的见闻与思考,我们认为这离不开人们对创新存在的3种误解:


1.认为创新必然涉及行业内的尖端技术。

2.认为只要做出了“新东西”就叫创新。

3.认为只要创新有价值,就能获得利润。

创新≠尖端技术

就创新而言,我们来看一个案例,普通的集装箱。

即使在70年前,这种铁箱子也不是一个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生产的东西。至少,它的技术含量无法跟当时上千吨的货船相提并论。

然而,正是因为集装箱的出现,整个远洋货运业才得以生存至今。

20世纪50年代,一个普遍的观点是:除了超大型货物,远洋货运业将逐步被航空业取代。

在当时,海运的成本急速上升——各大港口变得拥挤不堪,轮船无法进港,越来越多的货物只能堆积在港口等待装船,港口里的偷窃现象也日益严重。

远洋货运业当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。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它们便着手研制航行速度更快、更省油、需要更少人员就能操作的货船来降低运输成本。

但事实证明,这是个再怎么努力也基本不会产生结果的方向。直到后来,一位名叫马尔科姆的汽车运输公司老板发明了集装箱(也就是可以从货车上拆下来的铁箱子),才彻底解决了远洋货运业的成本问题。

集装箱最大的特点是可以“预装”——它不需要等到船来了,才把各种货物按照各种复杂且多样的要求进行装卸,而是早就在地面装好了,船来了直接“拎箱上船”。

正是因为这些“简单”的改变,在之后的30年,整个远洋货运业的年货运量提升了5倍,总成本下降了60%。轮船在港口停留的时间缩减了75%,拥挤和偷窃现象也大为改善。

通过集装箱的例子可以看出:创新不一定涉及尖端的技术。有时甚至不涉及任何技术。

新东西≠创新

假如你去国家专利局的官网,你会发现无数智慧的成果。这些东西算不算创新呢?

绝大部分都不是。据统计,虽然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件发明专利,但其中专利收益能覆盖申请成本的,连1%都不到。

按照德鲁克的说法,它们绝大部分只能算“聪明的创意”,并不是真正的创新。

什么叫创新?

开创新品类、发明新东西都不叫创新,创新其实是以结果论英雄的——确实提升了顾客价值(提升利益/降低成本)的一系列活动,才能称之为创新。

有价值≠有利润

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被问到类似这样的问题:假如行业巨头抄了你,你该怎么办?

是的,很多企业的确在做有价值的事,客户也愿意为之买单。但是,你能做的可能别人也能做,尤其是行业领头羊。

如何才能保证你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?

克里斯坦森在《创新者的解答》中,将创新分成了两大类——延续性创新&破坏性创新。

另一个生动的例子是圆珠笔。

早期的圆珠笔写到2万字基本都会漏油,各厂商也都费尽心思提高质量,以期减少漏油的现象。在那时,如果谁家的圆珠笔能做到2万字不漏油,谁就会被认为是高质量产品,并被市场所认可。

但是这对技术的要求太高了,当时只有瑞士一些主打“极致工艺”的厂家才能做到,当然也卖得很贵。

直到后来,一位思路清奇的小老板通过减少装油量,将圆珠笔设计成“只能写1.5万字”,就成功占领了广阔的低端市场。

是的,创新不能只靠线性思维。它不是那种“一分努力一分回报”的游戏——当你拼了命把考试成绩从80分提到85分的时候,可能会发现窗外那个调皮鬼居然轻松拿了100分……

破坏性创新的本质就是破坏原有市场的游戏规则,把本来重要的事变得不重要。然而我们见得更多的是:拿对手建立的标准来给自己画圈儿,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永远被别人带着节奏跑。到最后明明很努力了,却什么也没有得到。

热门文章

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