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移动支付时代,消费路径正在极速缩短,我们的生活似乎都是在“种草与拔草”间互相转化,而这往往可能就是几分钟的事。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社会、心理与文化的动因,是哪些因素刺激了消费者指尖的冲动?
“现代营销学之父”菲利普·科特勒在《营销革命4.0》中提到,在当下这个时代,最重要的是F-factors——Family、Fans、Follows,即家人、朋友和你关注的人,最能左右你的观点和选择。
“种草”本质上是一种模仿、认同、调节情感的社交行为,并深藏于我们的基因之中。
我们为什么会被“种草”
1.消费模仿定律
塔尔德(法国社会学家)曾在其《模仿律》一书中提出过三个模仿定律:
"
下降律: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;
几何级数律:模仿一旦开始,便以几何级数增长,迅速蔓延;
先内后外律: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,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。
"
这三个模仿定律同样可以套用在被津津乐道的“种草”上:
"
我们倾向于模仿具有更高专业、社会地位和更好品位的人;
“种草”一旦开始,便随着消费路径的缩短,以几何级数增长,迅速蔓延;
对那些受到追捧、认可度更高的人或事物,人们的“种草”意愿表现得更为强烈。
"
2.模仿的根源是认同
在生活中模仿处处可见,“消费模仿”也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消费模式。当消费者对他人的消费行为产生羡慕和向往时,往往意味着对此行为的认可。便会产生仿效其行为的倾向,并在模仿的过程中获得愉悦。
这就是我们所说模仿的根源在于认同——被熟人“种草”是源于长期累积的信任,对方的人品、品位以及融洽的关系都是在为商品的品质背书。网红之所以能成功带货,则是因为其光鲜的形象、某领域的专业背景、或是为消费者着想的沟通关系,从而营造出一种“买了这个你就跟我一样”或是“这个我已经替你们试好了”的美好幻象,使人获得象征性的身份跃迁。
3.杀手锏“情感调节”
我们在消费一件产品的过程中,往往先是形成认知,继而产生情感,最后做出消费行为。被“种草”的过程来自外界有意或无意的观点,基于人际关系更亲密、高效的信息传播。
“种草”对我们的影响,重点就在于“情感调节”:即把产品和愉快的画面、应用、场景联系在一起,创造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,引燃人们的情绪点。久而久之,我们就会把这些正面情绪转移该产品上,最终心甘情愿的买单。
“种草”与“拔草”之所以会流行,社交媒体功不可没。根据德勤一份关于零售的报告指出,当消费者在购物前或过程中使用社交媒体浏览商品时,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可能性将增加29%;并大概率产生更多的关联消费。
企业如何搭上“种草”的东风
对于企业而言,使消费者“种草”的过程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销售,其本质上更是一次优秀的品牌营销。
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,企业已经很难通过传统渠道触达消费者,而像抖音、小红书这类的“移动种草机”却展示了无限的可能,并为品牌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。
1.认知
互联网经济竞争的本质就是对消费者注意力的争夺,短视频无疑是当下最具有竞争力的形式,其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碎片化的时间,在十几秒的时间里占领消费者的心智,同时给人带来强烈的刺激和感受。
成功的“种草”往往从一开始就激起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,用新鲜好玩或是极致专业迅速抓住注意力。产品的亮点、槽点、解构、无厘头、反差萌,都可能为产品加分。
2.产生兴趣
在海量的信息面前,优质内容是永远具有吸引力的。在“种草”的过程中,实用和有趣至少要占一个,才有可能脱颖而出,在消费者的脑海中留下些许记忆。
从而进一步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,通过营造贴近使用场景的感官感受,高频次、多角度的解析,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。并将产品故事融入到需求场景之中,使消费者的情感与产品产生关联,这将极大的提高消费者的热情,从而成功“种草”。
3.建立联系
如今消费者更多是以小群体的形式出现,这种背景下的品牌营销不应再求大求全,而是要在某一垂直领域深耕,为特定圈层的人打造专属的归属感。
打造核心代言人是品牌营销的不二之选,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有效互动和对话使受众与KOL建立联结,将大家对圈层的归属感迁移到对KOL的认同感上,从而成功将注意力转化为影响力,进一步提高转化率。一个鲜活而独特的个人IP,对粉丝的带动能力是巨大的。
“种草”的核心是口碑与信任,社交媒体无疑打破了用户之间的沟通屏障,其深层原因是我们的心理动机,也是复杂社会关系的集合。而说到底也是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一种,离不开人的碰撞与互动。
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