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前,还有很多人质疑:直播电商会不会只是一阵风?
此时此刻,答案已经很明白了:直播电商成为了一种主流电商形式,任何品牌、任何商家都有必要紧紧跟上。今天还不愿意做直播的品牌,大概就像十年前不愿意做线上生意、五年前不愿意做社交媒体营销的品牌一样,要冒着落后于时代的风险。
# PART.01
欧莱雅翻车背后,
是品牌与带货主播的较量
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欧莱雅事件,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吧?
在今年双十一的预售当天,在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上线欧莱雅安瓶面膜后,号称的“全年最大力度(促销)”实际却名不副实:预售价为429元,买20片送30片。而在欧莱雅官方直播间,同类产品却只需257.5元。
于是,消费者集体投诉行动开始了。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截至目前,对巴黎欧莱雅的集体投诉量已超3万余条。由于投诉量过大,集体处理率还不到10%。
消费者的怒火不仅烧着了品牌方,也席卷到李佳琦和薇娅身上。许多消费者对李佳琦和薇娅表示失望,有人认为这是双方联合起来,一起“欺骗”消费者。
面临失控的舆论,李佳琦和薇娅在11月17日同时发声。双方都表示,巴黎欧莱雅的行为是对直播间消费者是不公平的,正在和对方交涉,对方会在24小时内拿出解决方案。在事件解决之前暂停与巴黎欧莱雅官方旗舰店的一切合作,如果对方24小时内未给出解决方案,直播间会兜底和补偿。
为了平息舆论,巴黎欧莱雅的道歉姗姗来迟,声明中表示此次事件是因为“繁琐复杂的销售机制”,对消费者道歉,并给予了妥善解决方案,这场闹剧才得以告一段落。
然而,事件平息了,但背后的矛盾依然存在。薇娅、李佳琦和欧莱雅的矛盾,不止是大主播和大品牌之间的矛盾,更是所有带货主播和商家之间的矛盾。
从本质上讲,带货主播是一种销售代理,或者说是渠道商,他们和品牌商家本来是平等的合作关系,但随着主播流量的增长,主播拥有了更多的定价权,这种关系便逐渐失衡。 于是,就有了主播“挟流量以令商家”的现象,品牌方苦“中间商赚差价”久矣。
由此可以看出,品牌和带货主播捆绑并非长久之计,靠压低价格提高销量也是饮鸩止渴。过去品牌方缺少直播经验、没有粉丝积累,只能信任大主播的“流量”,出让自己的议价权。在看似可观的销量背后,品牌方被主播抽走提成和坑位费,所剩不多。
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另寻出路,寻找新的流量入口——品牌自播。此次欧莱雅的谜之操作背后,也印证了这一事实:通过大额优惠向品牌自有直播间引流,扶持自家主播,从而获得流量,摆脱对大主播的依赖,以及省去巨额坑位费和分成。
# PART.02
“网红带货”已成过去,
品牌自播才是杀手锏
2020年以来,随着电商平台的投入与主播、企业、第三方机构的涌入,直播行业快速发展,据人民网发布的《直播电商成长研究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1年6月,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到6.38亿,占网民整体的63.1%。其中,直播电商用户规模已达到3.84亿,占网民整体的38%,直播电商用户迅速增长。
随着电商直播行业热火朝天,品牌也开始踊跃加入直播带货的浪潮之中,千帆竞发,成为品牌在电商直播行业实现增长的重要力量。品牌自播,也叫店播,指品牌用自己的团队,在自己的直播间直播带货,而不是将商品送到其他主播的直播间售卖。
相较于让头部主播直播带货,品牌自播的优势在哪里?
1.大幅降低成本,获得营销规模增量
据行业内部透露,头部带货主播的坑位费一般在5万元以上,像薇娅、李佳琦这样的头部主播更是高达15万;同时,商家按照成交额的百分比给予主播提成,一般在20%到30%之间。
所以,品牌们苦“中间商赚差价”久矣。当直播带货逐渐成为红海,品牌逐渐意识到,只有通过自播的形式,才能将议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,还可省下坑位费和佣金等不菲的支出。欧莱雅此次双十一的激进行为,就是为了与头部主播切割,让全网都知道品牌自营店铺才是最低价,从而为品牌带来更高的利润。
2.稳定性和可控性更强,最大化实现内容价值变现
众所周知,网红主播们的一场直播中,选品少则三四十个,多则六七十个,不能每个产品都做到了如指掌,得到最优的展示机会。但品牌自播就不一样了,没人能比品牌方更懂自己的产品,即便是没有主播们那么高的热度,依旧可以依靠优质内容产生爆点。
比如今年双十一期间,佰草集凭借开启了热播剧《延禧攻略》的IP,别出心裁的打造了“宫廷风”品牌自播,直接把直播间改装成了清代宫廷,工作人员都换上了古装,一边“演戏”一边带货,满满的清宫剧味道,让观众沉浸感十足。据飞瓜数据显示,佰草集自播期间,观看人数由首播的168人一路狂飙至第6次直播 的102.2万人。
3.进行长效用户运营,沉淀为品牌的私域流量
直播只是一种销售渠道,而想要驱动用户持续消费,必须要通过私域做用户沉淀。而品牌自播恰好能够通过公域入口,连接弱关系粉丝,把已经成交或者加入群里的粉丝,导入到品牌的私域流量池。
头部主播虽然直播精彩,但最终培养的是主播的粉丝,而非品牌的粉丝。而品牌自播能进行长效的用户运营,将流量掌握在自己手中。同时,当下的消费者,在购买产品时更注重的不再是功能、价格,而是文化、价值观,品牌自播不单是线上流量的综合入口、品牌卖货的主要场所,还可作为传播品牌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,肩负着公关和舆情应对的责任,与消费者建立直接、密切的互动关系,增强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和信赖感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今年双十一期间,由电商直播引导成交GMV中,品牌自播GMV占比超六成,直播商家的覆盖数增长达220%,GMV同比增长更是超过了500%。在各大品类中,服饰鞋包、美妆商家、珠宝文玩、智能家居、母婴图书、食品饮料、3C数码家电等行业均取得了GMV与用户数的长效增长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意识到:网红主播无法给自己的品牌带来流量忠诚度与可观利润,建设品牌直播间和建立私域流量池才是活路。
# PART.03
直播带货不再“唯低价”,
品牌自播将成为下一个风口
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,今年的双十一,头部主播的口号不再是“全网最低价”,而是变成了“用赠品享超值”。这也意味着电商直播不再是“拼最低价”的时代,而是进入到注重内容和体验的时代了。因为用户在看直播的时候,买东西并不只是为了便宜,还有娱乐性在里面。
所以,现在是品牌在直播电商平台做自播的最佳时机。因为电商直播市场的趋于成熟化,消费者已经养成了看直播买东西的习惯,各项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也逐步完备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面向品牌自播的各种激励和扶持政策,品牌自播成为主流直播形式不会是太遥远的事情。
即便目前的品牌自播依旧困难重重,一方面品牌的直播经验和专业度不及头部主播,另一方面品牌自播缺乏信赖感,但是依旧有品牌摸索出了成功之道。
比如格力的董事长董明珠、鸿星尔克的董事长吴荣照纷纷走进直播间,为品牌带货和背书,其中董明珠在一场直播中带货7个亿,在找主播带货外成功开辟出一条新的带货形式。
还有膜法世家的品牌直播间里已经用上了十分超前的AI直播技术,在真人主播休息的间隙中,AI主播即可接替上场,继续对商品进行卖点介绍与展示,给其他品牌提供了前瞻性的借鉴意义。
甚至还涌现出专业的代播机构,助力品牌们快速切入直播带货赛道。这些代播机构从直播间定位、主播IP打造、直播间装修到内容创新等为品牌提供一站式服务,不仅让品牌自播的销量转化得到大大的提升,转粉能力是非代运营商家的3倍,成为品牌自播的一剂强心针。
整体来看,品牌自播一定会是电商直播行业的一大风口,还未布局的品牌们要加快步伐了!
全部评论